2023年02月15日
繁體中文
首頁 | 公司简介 | 大师简介 | 服務項目 | 大師專欄 | 易友文章 | 網络視頻 | 友情鏈接 | 聯繫我們
首頁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易友文章
高級搜索
網絡視頻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动态图片
在线情况
現在有 400 位訪客 在線
首頁 arrow 易友文章 arrow 傳奇故事 arrow 刘伯温传说中的风水故事和风水思想
2015-09-16

 

刘伯温传说中的风水故事和风水思想



  
     风水是什么?《辞海》解释说:“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的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这种解释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也有不少学者不完全赞同《辞海》的说法。他们认为,风水不纯粹是一种迷信,也含有科学合理的成分。


    潘谷西在为《风水探源》所作的序中的一段话,就说得比较到位,也能较为人所接受:“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门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其它方面的称为阳宅。风水施加于居住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基址的选择,即追求一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满足的地形条件;第二,是对居处的布置形态的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第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某种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求。”(转引自卫绍生《解开风水之谜》,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在传说中,刘伯温正是一位风水宗师,有关他的风水的故事,就几乎流布全国各地。这跟刘伯温的智慧故事和神秘故事就很不相同。智慧故事主要分布在南方,神秘故事主要分布在北方,分布比较集中;而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却是遍地开花,分布较为均匀。可以这么说,有刘伯温传说流传的地方,就有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刘伯温风水大师的形象是各地民众普遍接受的。


    古代风水理论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形势派,注重地理形势,讲究龙穴沙水结构布局;一是理气派,运用九宫八卦、五行生克、飞星加临的理论,根据方位论吉凶。刘伯温传说中所反映的风水,(就)几乎都是形势派的。这从刘伯温传说故事中对某些环境的描绘便可看出。如《红石》对浙江萧山河上乡的某处“风水”描绘道:


    “歇息片刻,刘伯温出了寺院,登上山项。这时,他又将青龙山[LU2] 细细地看了一遍。只见这山头朝上翘,尾往下摆,山腰云雾缭绕,恰似一条腾空飞起的青龙。他暗捏一把汗,心想:这青龙山有头有尾,倒像条真龙,山中间的云门寺那一池清泉,大概就是龙眼了。那么,青龙的龙脉又在哪里呢?他盘查了九天九夜,却始终找不到龙脉,不免心中烦恼。到了第十天早晨,刘伯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到离云门寺不远的龙潭池边,却有了新发现。原来,青龙山在龙潭池里的倒影,分明就是一条将要腾空而起的青龙。”


   (流传地于浙江杭州、萧山等地,冯小卿搜集整理。)


     又如《破风水》对绍兴浦阳江边的碛堰山描绘道:


    “有一天,刘国师巡视浙东来到杭州,饱览了西湖美景,从钱塘江乘官船出发,向浦阳江逆水而上。行船驶出碛堰山[LU3] 狭处,刘国师站在船头极目远眺,只见临浦方向东西翠绿屏障的两座小山,屹立于浦阳江畔,又远望山峦青嶂,气势磅礴,棉花山云雾缭绕,紫气上升,如龙扶摇直上,环山拱似皇帝宝座一样,气脉旺盛,是发祥之地,有王兆之象,日后必然出‘真命天子’、‘公侯将相’,急问身旁随从:‘这两座小山叫什么?’”


   (流传于浙江省萧山、富阳等地,祝灿章搜集整理。)


    再如《斩龙脉》写道:


    “刘伯温追随朱元璋多年,过惯了军中戎马生活,每天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这一天早晨,他又登望河楼眺望,他忽然发现,黄河之水气竟然与南北两山的雾气合在了一起。这雾气被晨曦映照,还似有彩虹出现,其景色更为壮观。刘伯温对着这皋兰城的山河[LU4] 更加仔细地观察起来。他忽然若有所悟:这南北两山不正是两条龙吗,那河南面的皋兰山最高处不是龙头吗,那西端的末尾不正是龙尾吗。那北面的龙头不正是九州台吗,倘若两龙交尾不就真要出真龙天子了吗?啊呀!这可不得了!一想到这里,他那白面书生的脸色惊得发起青来。这会危及我主社稷的,必须镇死两龙。


  (流传于甘肃省皋兰县。)


    以上这些描述,都说明民间流行的风水是形势派的理论。


   刘伯温的风水传说,有说破风水的,有说采风水的,也有说如何改造风水的。


    江庄乡有三块很大的石头在三下里搁着,这里边有一段故事。这三块大石头要是凑在一起,就是一装整完整的石牛。这三截子石头是明朝初年风水先生刘伯温剑斩石牛留下的。


    明太祖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他像许多皇帝一样,想让江山由朱家世世代代传下去。因此他派了刘伯温到全国各地去查看风水,防止再出“大命人”来夺朱家的天下。


    有一天,刘伯温到江庄的石坑山脚下,忽然见到地下有一头石牛向江庄奔来。刘伯温当时占卜了一课,夜间又看了星象,嘴里大呼:“不好!”他已算就这庄内要出个大命人,将来能夺明朝江山。他便施展法术,挥舞宝剑,把奔跑的石牛斩为三截,这样就破了风水,大命人也没有出。刘伯温又恐怕这石牛死而复活,又用法术把三截子牛身放到三下里。现在,牛头在前江庄村大汪沿,牛腰在江庄食品站院内,牛腚在江庄镇机关院内。


  (《斩石牛》,流传于江苏铜山县,杨家安讲述,戚大营记录。)


    刘国师是个道行很深的人,他受朱元璋钦使,肩背神剑走南行北,若遇见龙脉,即挥剑斩除,为朱家皇朝除绝后患。


    这一天,刘国师来到湘湖[LU6] 。他早就听说湘湖曾是神仙点化过的,这里的山水有仙气,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只见这湘湖三面环山,共有九十九条从上而下的山溪,每条山溪都隐在岩石的攀藤之间,这九十九条具有阴柔之气的山溪长年累月与这阳刚之气的湘湖相伴。溪湖相交,日后必出真命天子。


    可用什么方法破呢?这是个难题。刘国师在湘湖周围盘桓,苦苦地思索破除之法。


    这一天,已经筋疲力尽的刘国师来到一个山脚下,看到一块石头,就势坐下歇脚。谁知一坐下,疲劳袭来,人就昏昏入睡了。这一睡也不知睡了多少时候,醒来时发现腰间佩着的神剑已出鞘,剑头直抵着石头下的土,土中已渗出水。那水如珠般往剑上跳着,刘国师一惊,神剑怎么出了鞘?转而一看即喜上眉梢,原来剑头顶着的即是湖与山溪之间命脉,那渗出如珠之泉即是命脉之水。只要凿断命脉,让命脉之灵气变成一潭泉水,让过往行人和山间鸟兽饮食,其灵气即破。此处就只能有好山好水而不会出帝王了。


    刘国师挥神剑狠戳了几下,那泉水便喷薄而出。此时,正好有一位樵夫担柴而来,刘国师一边饮水,一边叫:“好水呀好水!”樵夫正好也口渴,顺势蹲到他身边,手捧泉水饮了起来。水入口中,甘甜如饴。樵夫看了看四周,自言自语地说:“我经常从这里路过,从未见过此泉,不知此泉从何而来?”刘国师说:“此泉自有来处,饮了必有妙处!”说完使了个隐身法,不见了。樵夫一看眼前说话之人,怎么一下就没了呢?他奇怪极了,细一思忖,啊!他是刘伯温先生,原来,这樵夫是一个落伍隐居的军士,见过刘伯温。他即放下柴担,在泉水边结庐为屋,定居了下来。因常饮此水,樵夫身体强健而红光满面,有人问其原因,他说是饮了刘伯温用剑指的泉水之故。


    此泉就叫“湘湖泉”。后来许多人因为这甘洌的泉水而在此落户,此处就是现在的金家坞。


   (《湘湖泉的传说》,流传于浙江省杭州、萧山等地,吴桑梓搜集整理。


   以上都是说破风水的。这类传说占刘伯温风水传说的绝大多数。


    北京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这是燕王坐北京以后开始修的。这块坟地方圆四十里,三面有山,一面是平川,像个簸箕口向着北京城。东边有龙山,西边有虎山,峰峦叠障,翠柏参天,真是一块好地方。这块坟地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传说是这样的。当年燕王修了北京以后,接着就要修坟地。那时候,皇上一登基就马上得修坟墓,坐多少年龙廷就修多少年。可是修坟就得采坟地。这天,他对军师刘伯温说:“你带路,咱们采块好坟地去。”刘伯温一听,这是要修皇陵啊,皇陵得是上等风水好地才行啊,就领着燕王出来了。他们从东走到西,又从南走到北,都没有选中。就又从北往西折下去了。一走走到一个东庄儿。一瞧一片核桃树,还有个黄土岭。风景很不错。燕王说:“这儿成。”刘伯温说:“这儿不成。”怎么不成呢?刘伯温指了指那黄土岭儿说:“你看,这是一片高土,存不住水脉。在这儿修陵,江山可要破败。”燕王一听说江山破败,连忙摇头说:“不成。再找一块。”他们又转到西庄。刘伯温拿手一指说:“皇上你来往北瞧。”两个人往北一瞧,喝,金光起亮。燕王说:“这块可是个好地方。走到近处瞧瞧去。”他俩往前一走,就到了钱粮口。站在钱粮口就看见这块平川地了。他们打钱粮口下来,再往前走,过了个仙人洞,又过了个龙母庄,就到了这个地方。燕王一看,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实在不错,他问刘伯温:“这回该成了吧?”刘伯温说:“不错,这是一块宝地。你打这儿往南瞧,这儿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左青龙,右白虎,您这脚下正是卧青龙窝呀。”燕王一听,说:“好就在这里安坟!”刘伯温拿出一个腕口大的古钱,就埋在土里了。


  (选自《采坟地》,流传于北京。)


    以上是说采风水的。


    刘伯温功成身退,回到家乡南田,又巧计躲过朱元璋和奸相胡惟庸的毒害,便改着道士装束,悄悄离家,游历江湖,成为江湖的一大奇人。


    相传,一日他来到罗浮山九潭,与他同行的是僧人打扮的昔日令元军闻风丧胆的彭莹玉将军。刘伯温为啥会来九潭呢?原来,当年刘伯温率军南征来到这九潭时,见这地方不错,但老百姓穷,原来症结就出在这镇的风水格局上。当初刘伯温当众答应过,待太平日子来之后再来帮他们大改镇上的风水格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次刘伯温就是为此而来。九潭老百姓知道刘伯温来了,大家很高兴。


    刘伯温当年南征时,就反复察看了这九潭地方的地形,九潭背靠罗浮山,每年山洪爆发会直冲九潭。只有引导大家把从众山奔腾而出的山洪给治了,这一方老百姓才能避免常年爆发的灾害,才能安居乐业。


    刘伯温把溪水作了之字型的设计减缓山水冲势,又对九潭的风水格局作了改变。


    如今,当地人还称颂说:“先生功高盖世却甘于淡泊,不恋高官厚禄却来这里济世救民,神仙也难比啊……”


    从此,刘伯温再也不曾回过老家。二十年后,有人在罗浮山的一个旧庙发现了刘伯温写的一首词《一剪梅》:
 
   征雁来时木叶红,

   淡淡秋光,西风。

   江南江北短长亭,

   烟草低迷,落照山中。

   浮世生涯一转空,

  今日韶颜,明日衰翁。

   万木难挽逝川回,

   千古英雄,此恨都同。


  (《留诗罗浮山》,流传于广东惠州博罗县。)


    以上是说如何改造风水的。还有是说如何“防”风水的,其实,这也属于改造风水的一种:
    南京城南彩霞街,过去有座牌坊,叫百猫坊。牌坊上雕刻着一百只姿态各异的猫。相传这是朱元璋为了表彰将领俞通海兄弟的战功,为俞氏家族建造的住宅。


    俞通海兄弟三人。老二通源、老三通渊,原是巢湖水军李扒头的部下,水性较好,水上本领大。朱元璋兵占和州时,李扒头在巢湖挨卢州元挞子袭击,想借朱元璋的兵力报仇;朱元璋想借扒头的船,渡江到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解决吃粮问题。两方凑到一起,肚里都有小九九,各打各的算盘。俞通海兄弟帮助朱元璋实现了取太平的计划,并把巢湖水军带到朱元璋大营,使朱元璋如虎添翼,壮大了声势。俞家三兄弟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功劳最大的要数俞通海。俞通海,字碧泉,他跟随朱元璋破海牙诸寨,克宁国,击败陈友谅,活捉张士诚,功勋卓蓍,曾被封为平章政事,任过许多军事要职,后在围战平江时,不幸中箭丧命。朱元璋当时抚尸痛哭时,并对军师刘伯温、将领徐达等说:“碧泉开战死,断吾臂也!快快收军,进行厚葬。”
    刘伯温、徐达等也泪流满面,阻谏说:“碧泉战死,吾等也伤心难受,理当厚葬。只是现时没得功夫,望主公以社稷为重,军不能收,兵不能退!”


    俞通源两兄弟也泪流满面说:“主公的厚遇,足使我俞氏兄弟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以万一。在这功业垂成时退兵,也不是我哥哥所想望的。”


    众人苦劝,说得在理。朱元璋止住哭泣,说:“好吧!军师,你记住,日后封赏,当以碧泉为第一。”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登基后,就为俞通海举行国葬,追封为虢国公,谥忠烈。封俞通源为南安侯,俞通渊为越隽侯。并下圣旨,命刘伯温当主管,监造一幢漂亮的住宅,赠给俞家兄弟及俞通海后代。


    刘伯温与俞家三兄弟都是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他们在战斗中结成生死之交。现在为俞家办公,刘伯温比办自己的事还尽心竭力。房子盖得高大壮丽,雕梁飞檐,灰墙琉璃瓦,气气派派的,除了皇宫,俞家是南京城顶排场的宅第。


    常言说:树大招风。好房子就不免留下大祸根。奸臣胡惟庸跑到朱元璋跟前禀奏说:“陛下为俞家封公封侯,又为通海举行国葬,可谓不薄。如今再给俞家盖那样好的宅第,恐怕……”


    朱元璋打断他的话说:“碧泉功在众人之上,是朕决定这样做的。”奸臣进一步说:“这是陛下仁厚。可是,嘿嘿,这恐怕于社稷不利。”朱元璋一楞:“为啥?”奸臣鬼头鬼脑地把头凑到朱元璋面前,手指俞家高耸入云的住宅说:“陛下,你看,云绕烟笼,俞家住宅有王气啊!”朱元璋一听,沉吟不语。奸臣看有机可乘,进一步挑拨说:“俞通海生前德高望重,部下故旧,悉听指挥。如今通源、通渊身居要职,俞通海后代又有出息,一旦心怀异志,大明天下就……就不稳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听了此话,不由得点起头来,说:“你说怎么办?”“拆房子,破王气。”
   

说来也巧,就在这当儿,刘伯温来了。一听此话,心里一惊,这房子一拆,俞家不就完了蛋?奸臣会容易放过吗?他想直谏,但一想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已不是当时打天下的朱元璋,搞得不好,连自己也会给连累进去。当下眉头一皱,计上以来。便进入皇宫,向朱元璋说:“万岁,臣一时疏忽,致使俞家宅第造得高了一些,臣正是为破除俞宅王气,特来请示万岁的!”这下可把奸臣的嘴堵住了。朱元璋说:“先生有何妙计?”
   

刘伯温说:“鱼(俞)入海方能成龙,我现在只给它井水。再说鱼怕猫,我派猫守着,鱼一露头,就被猫儿吞食。这样,就不须劳师动众拆房子,搞得人心浮动,破坏太平盛世的景象。主公以为如何?”一席话说得朱元璋连连点头,说:“就照先生所说的办吧!”
   

刘伯温“以井困俞(鱼),以猫看俞(鱼)”的计策得到朱元璋赏识后,就在俞宅周围摆起了所谓“八卦阵”。他命人在俞家门前树立牌坊,刻上一百只猫,牌坊对门挖一眼井,后门建个堵(斗)门桩,再在屋东边筑府钓鱼(俞)台,在屋两边设个竿(赶)鱼(俞)巷。他对朱元璋说:“如果有朝一日,这条鱼(俞)破门而出,那么一百只虎视眈眈的猫,就能把鱼咬死。万一逃出猫口,后面堵,东边钓,西边赶,层层防线,定把鱼紧紧围住,不让它得到水,要水只有入井,入井的鱼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朱元璋看了俞家永远通不了“海”,成不了“龙”的阵势,大喜,赏了刘伯温。至今,还有人说,南京西门外小巷纵横,多曲难辨,就是当年刘伯温为保俞家,胡弄朱元璋摆的“八卦阵”。
 

(《百猫守鱼》,流传于浙江温州、丽水,黎帮农搜集整理。)
   

虽然刘伯温传说的风水故事只属于旧中国风水文化的一部分,但很明显,以上的选篇选段却似乎印证了《辞海》的说法是正确的。确确实实,刘伯温传说牵涉风水的故事就几乎是讲风水环境跟人们的祸福关系的,迷信色彩很浓。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对这些“迷信”的东西不厌其烦地加以介绍呢?其实,介绍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决不是要向读者兜售风水文化中的迷信货色,而是另有目的在。
   

第一,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刘伯温传说的风水故事,正是明清时期风水在民间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对这段文化历史,我们切不可闭目塞听,采取回避的态度。 
  
  唐宋以后,风水已转向民间,在民间大行其道。唐宋以前的相地文献,作者一般不署真名,因为术数方面的学问被人看不起,士大夫以撰写相地书为丢脸的事;到了明清,著者署名不忌讳真名,写书就已是为了扬名了。(《中华神秘文化》,王玉德等编,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明史》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的四人合传的“赞”说:“基以儒者有用之学,辅翊治平,而好事者多以讖纬术数妄为傅会。其语尽诞,非深知基者,故不录云。”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刘基凭借儒者济世有用的才学,辅佐太祖治国平天下,而一些好事者多以谶纬术数妄加傅会。他们的说法近乎荒诞,都不是深知刘基的表现,所以对这些材料我们未予采录。《明史》为清初人所撰。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侧面看出,明清以来,刘伯温的风水传说非常流行,刘伯温在各地民众的心目中是风水宗师的角色。刘基好友、明初王祎的《青岩丛录》云,宗庙(形势)之法“其学盛于今,大江南北,无不尊之。”( 转引自卫绍生《解开风水之谜》,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可见,至少在明初开始,形势派已是风行全国,占据统治地位。而刘伯温传说的风水故事对风水形势的描述,也正是对这种情况的较全面而真实的反映。
  
  第二,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伯温传说则是明清以来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说具有探究民众思想史的意义,刘伯温传说则具有探究明清以来民众思想史的意义。刘伯温传说的风水故事,反映了明清以来的民众的风水思想。民众的风水思想,有科学的部分,迷信的部分,有精华的成分,糟粕的成分。对民众思想史,我们必须作如实、全面的反映。刘伯温传说的风水故事中反映的风水思想,正是民众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风水文化是现代人有必要了解甚至有必要掌握的一门知识。通过对刘伯温传说风水故事的接触,我们能对风水文化特别是形势派风水文化有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选自陈胜华《刘伯温传说新探》,中国戏曲出版社,2011年)
 
文章来源:中国文成网

<上一篇      下一篇 >
地址:4438 Sheppard Ave. East, Suite 399 (東方廣場399室),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1S 5V9
Canada International Fengshui and Fortune Research Centre Inc. CopyRights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 Sense Marketing Inc & Arrow Web 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