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5日
繁體中文
首頁 | 公司简介 | 大师简介 | 服務項目 | 大師專欄 | 易友文章 | 網络視頻 | 友情鏈接 | 聯繫我們
首頁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易友文章
高級搜索
網絡視頻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动态图片
在线情况
現在有 47 位訪客 在線
首頁 arrow 易友文章 arrow 傳奇故事 arrow 四月初八佛祖誕辰
2018-05-22

   

       四月初八佛祖誕辰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各國佛教徒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亦名浴佛節、佛誕節。

相傳在2570多年前(即公元前565年,大約與中國孔子同時代),摩耶夫人生下釋迦牟尼時,小太子生下來就會走路,雙腳各踩一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這一天適逢中國農曆四月初八,即為佛誕日。佛寺常於每年的四月初八舉行相關的法會,各地佛教信徒均雲集廟內,參加浴佛。在佛殿上,供奉著太子佛像,四眾弟子順序用小銅勺盛滿香湯浴灌釋迦之太子誕生像。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

 

               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轉載》

    毗尼花園(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的誕生地。離此地西邊14公裏就是釋迦族的古都迦毗羅衛城(現已不存任何建築物。近年考古證明該地為迦毗羅衛城的遺址)。圖上的白色建築物是為紀念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王後而建的“摩耶堂”。堂右側枝葉茂盛的無憂樹,傳說摩耶王後就是撫該樹枝動了胎氣生下了釋迦牟尼。堂前的水池,傳說摩耶王後產前和生下的太子都曾在池中沐浴。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瑪拉雅山腳下,有個叫迦毗羅衛(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國。這裏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平原盛產稻米,草原適合畜牧業,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國王姓喬達摩,名字叫首圖馱那。這名字的意思是純淨的稻米,所以稱他為淨飯王,屬於釋迦族。王後叫摩訶摩耶,是鄰國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

  淨飯王與摩耶王後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但結婚多年都沒有生育兒女。淨飯王為沒有王位繼承人而十分苦惱。直到淨飯王年已50歲,摩耶王後45歲的時候才第一次懷孕。

  據佛教傳說,摩耶王後這次懷孕,是由於睡眠時夢見一頭六牙白色大象騰空而來,從右肋進入王後的腹中。王後自從懷孕後,心情非常愉快,再沒有憂慮與煩惱,從此也再沒有發過怒氣,斷絕了貪欲和虛偽心情,每天隻是喜歡到幽靜樹林和水溪旁散步。 按當時印度的風俗,妻子回娘家分娩,丈夫不可同行。圖中隻有象轎上坐著的摩耶王後,沒有淨飯王。

  按當時古印度的風俗,婦女頭胎分娩,必須回到娘家去。摩耶王後懷孕期滿,淨飯王為摩耶王後備了由兩頭大象載的轎子,並派了許多宮女、侍臣,護送摩耶王後回娘家天臂城去。 圖中抱著小太子的是傳說中的天王,天王身後是諸梵神。寓意上天將釋迦牟尼賜給人間。手扶樹枝站立的是摩耶王後。佛經上說:太子是從摩耶王後的右肋出生的。摩耶王後夜夢中的白象也是從右肋進入體內而懷孕的。

  摩耶王後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的途中,經過迦毗羅衛城和天臂交界處的蘭毗尼花園時,感到有點旅途疲乏,就下轎到花園中休息。當摩耶王後走到一棵蔥蘢茂盛的無憂樹下,伸手去撫樹枝時,驚動了胎氣,就在樹下生下了太子。

  太子誕生的時間是公元前565年,中國農曆的四月八日。佛教將這一天定為“佛誕節”,也稱“浴佛節”。 圖中左側跪在太子身邊的是聞太子誕生而趕到蘭毗尼花園的淨飯王(綠衣者),單腿跪在淨飯王身邊的是淨飯王的大弟弟白飯王(紅衣者)站在淨飯王身後舉手歡呼的是其二弟甘露王。站在畫麵中間的是摩耶王後,兩側空中是為太子祝福的梵神。

  佛經上說:太子降生的時候,天空仙樂鳴奏、花雨繽紛,諸天神拱衛。一時間宇宙大放光明,萬物欣欣向榮。天空直瀉下兩條銀鏈似的淨水,一條溫暖,一條清涼,來為太子沐浴(這也是佛教定為浴佛節的典故)。太子剛生下來就能自己行走7步。太子每走一步,他的腳下就湧現出一朵蓮花。並且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聲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佛教徒在“佛誕節”舉行“浴佛法會”時,就是要在大雄寶殿上用淨水香湯沐浴太子像,這太子像是數寸高的,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的童子像。但是中國漢地佛教徒供奉的太子像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這是因為中國古代崇尚左,以左為尊。其實這是不符合佛經的。

  佛經上說:摩耶王後生下太子之後,迦毗羅衛全國不斷出現吉祥的事情。渾濁的江河水變得清澈了,五穀豐登,花木繁茂,人與人之間也變得和睦了。與太子同日降生的孩子,母子都十分健康。產生的牛、馬也都十分健壯,連一根雜色鬃毛都沒有。

  淨飯王聽到摩耶王後在蘭毗尼花園生下了太子,高興萬分,立即帶領眾多的宮女侍臣,車馬和特製的華麗的大轎,趕到蘭毗尼花園,將王後和太子接回皇宮。

  太子誕生後的第5天,淨飯王請來許多全國有名望的學者來為太子取名字。經過幾番討論,大家一致同意太子應取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的意思是“吉祥”和“成就一切”。

  摩耶王後生下喬達摩·悉達多太子7天之後就因病去世了。幼年時代悉達多太子就由姨母摩訶波閣波提王妃撫養。波閣波提王妃是在姐姐摩耶王後去世後續嫁給淨飯王的。波閣波提王妃容貌端莊秀麗,性格溫柔、嫻靜。她對悉達多小外甥精心撫育,十分鍾愛。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出生不久,一位很有名望的預言家,號稱阿私陀的仙人來到王宮給太子占相。阿私陀看到太子,先是非常驚喜,轉而又悲傷地流下了淚水。淨飯王問他為何又喜又悲?阿私陀仙人回答:太子的相貌太好了,人間找不出第二人來!將來如果繼承王位,一定是位“轉輪王”(印度古代稱能以威望統一四方天下的君主),因此我為國王高興。但據我的觀察,太子必定要出家學道,並能得到最高成就,成為人天至尊的導師,拯救世人離苦海。可惜我已經老了,聽不到太子的教誨了,所以我為自己悲哀。

  淨飯王聽到占相仙人的話,也是又喜又憂。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統一天下的轉輪王,國王從此千方百計防止太子出家修道。

  悉達多太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世間許多現象被他看到之後,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在傳統的“王耕節”時國王要在這一天親自耕種土地,淨飯王帶領悉達多太子來到田野,太子看見在田地裏的農夫赤背裸身在烈日下吃力地勞作,耕田的牛被繩索鞭打皮破血流,被犁鏵翻出來的小蟲蚯蚓,被鳥雀競相啄食,鳥雀又被蛇、鷹吞食。這一幅幅生存鬥爭,弱肉強食的情景,使王子感到很痛苦,他無心遊玩,就走到一棵閻浮樹下靜坐沉思。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坐在樹下沉思,有時能自然升空許久,淨飯王和太子的姨母波閣波提王妃十分驚奇,不由得就朝太子禮拜。

  喬達摩·悉達多太子越長相貌越奇偉,天資十分聰慧。他的父親淨飯王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後,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從太子7歲開始學習當時王族應具備的一切學問和技藝。太子學到12歲,就已經掌握了印度當時最高的學術,即五明和四吠陀。五明即是:①語文學的聲明。②工藝學的工巧明。③醫藥學的醫方明。④論理學的因明。⑤宗教學的內明。四吠陀即是:①養生之法的梨俱吠陀。②祭祀祝詞的搓馬吠陀。③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④咒求文獻的阿闥吠陀。四吠陀是當時婆羅門教的經典,被奉為至高無上,貴族必讀。

  悉達多太子又向武士們學習武術,練成了一個騎馬、射箭、擊劍的能手。

  淨飯王舉行一次武藝競賽大會,釋迦族的王子們都參加比賽。悉達多太子騎射出眾,奪得冠軍,萬人敬仰。

  淨飯王發覺自己的兒子對人世間的苦難情景思慮太重,深怕太子產生厭世出家念頭,就為他建造了三座豪華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宮殿(稱三時殿),又選來上百名美麗的少女隨時為太子歌舞。在悉達多太子16歲的時候,便為他娶了他的表妹耶輸陀羅公主為妃子。企圖從生活的享樂上束縛太子,讓他放縱情欲,沉迷娛樂。但是這一切並未能引起悉達多太子的興趣,反而使他感到太喧囂,太騷擾人,使他很厭煩。更引起他深遠的思考:“人世間有數不盡的苦痛和憂慮都未能解決,一味的追求享樂就能解脫嗎?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享樂又能到幾時呢?”因此,悉達多太子經常躲避開喧嘩的歌舞,獨自到幽靜的樹林和河邊去散步思考。

  世間凡是做父親的人,不管是國王還是平民百姓,都是怕自己的兒子貪圖享樂,放縱情欲。可是,淨飯王卻怕太子清心寡言,產生厭世,出家的念頭,因此,除了為太子修建豪華的宮殿,為太子娶了美麗的妻子外,還時刻關心太子情緒變化,一見到太子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時,就要設法讓太子高興起來。當淨飯王發現太子對宮裏的歌舞感到喧騷煩囂時,就讓太子坐馬車去遊玩,並告訴駕車的馭者,一定要帶太子到有歡樂的人群和有美麗的景色的地方去。可是,悉達多太子喜歡幽靜的環境,他叫給他駕車的名叫車匿的馭者,把他帶到城外去。

  悉達多太子乘馬車出城。他剛來到京城的東門,看見一個須發全白,彎腰駝背,行走艱難還不斷呻吟的老人。悉達多看到這個情景就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運啊!人在兒童時受父母寵愛,青年時英俊蕭灑,壯年時精力充沛,但是到了晚年,人就要在許多痛苦中度日了。

  悉達多看到老人後心情難過,就叫車匿調轉馬車,驅車向京城南門走來。剛到南門,又見到一個滿身生瘡流血的病人。病人一邊走,一邊不斷痛苦地呻吟著。悉達多太子想到:疾病也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人的一生要害多少次疾病,要遭受多少痛苦,真是難以想象的啊!

  接著,悉達多太子又調轉車來到京城的西門,看見兩個人抬著一個死人迎麵走來,隨行的親屬悲痛地嚎哭著。悉達多太子歎息地自語:死亡是可怕的,每個人又都難免一死,當死亡來臨時給每人帶來的恐懼,使人多麼難以忍受啊!自己的死亡又造成許多親朋的無限悲痛。這些痛苦,永無休止,任何人都擺脫不了,這叫多麼苦悶,多麼煩惱啊!他立即又離開西門。

  最後,悉達多太子驅車來到了京城的北門,看見一個出家修道的人(印度當時稱出家人為“沙門”)從對麵走來。這沙門身穿袒右肩的黃色法衣,一手持法杖,一手托缽,態度嚴肅安詳。悉達多太子想道:這出家人是一定不會有俗人那麼多的痛苦和煩惱的。

  悉達多太子美麗的王妃耶輸陀羅,為太子生下了一個兒子。淨飯國王十分高興,命全國舉行慶賀。但悉達多太子的內心卻感到沉重。他給自己的兒子所取的名字叫羅侯羅。這名字的意思是“覆障”,就是潛伏的一種障礙。這時的悉達多太子已經有了出家修行的念頭,他怕因為有了兒子而增加他留戀家庭的感情。“羅侯羅”這個名字的意思也有解釋為“圈子”,就是說有了兒子要受到束縛,就像被圈子套住了一樣。

  終於,在悉達多太子29歲(也有說19歲)時的某一天,他鄭重地懇求父親淨飯國王允許他出家修行。淨飯王聽到兒子要出家,如同霹靂轟頂,他流著淚要求悉達多打消出家的念頭,將來好繼承他的王位。悉達多就向父王提出:如能滿足他的四個要求,他就不出家。一是沒有衰老的現象,二是沒有疾病的痛苦,三是沒有死亡的恐怖,四是所有的東西不損不滅。

淨飯王看到兒子出家的決心已堅定,沒有能力說服兒子,隻好多派人看護悉達多太子,防止他離開皇宮。

  淨飯王命令宮女時刻不離太子,演奏著美妙的音樂,跳著優美的舞蹈,竭盡媚力討太子歡心。有一天半夜裏,悉達多太子醒來,他見到歌舞一天的宮女們都疲倦地睡在周圍,每個人都是披頭散發,脂粉殘脫,袒胸露胯。有的在說著夢話,流著涕涎,有的發出鼾聲,姿態醜陋,平時妖豔姿容蕩然不見了。太子不由心中一驚,感歎道:這世界上有許多事物都是虛假的啊!我要解脫掉這一切,我不可再躊躇、再猶豫了。太子現在的心情,就如同這整個宮殿燃起了熊熊大火,他必須立刻逃出去一樣。

  在二月初八日(中國農曆)的午夜,悉達多太子起身先來到妻兒的臥室,他凝視著熟睡中的耶輸陀羅公主和兒子羅侯羅默默地向他們告別後,毅然轉身離開了父親為他修建的豪華的宮殿。

  悉達多太子又來到馬廄,喚醒了名叫車匿的馬夫,叫他牽出一匹名叫犍陡的白色駿馬,備上馬鞍,太子跨上馬背,由車匿伴隨,在整個皇宮裏的人都在夢鄉的時候,太子躍馬出了京城的北門,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馳而去。

  拂曉時分,悉達多太子已來到了離京城百多裏路的阿撥彌河邊羅摩村山林中,他拔劍斬斷了自己的頭發,改扮成出家人的模樣,然後命車匿回王宮去告訴父親淨飯王說自己已經出家修行去了。

  悉達多太子毅然決然地舍棄王位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會方麵的影響,也有他個人的認識。悉達多太子所處的時代正是古印度各國之間互相討伐、並吞,階級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他所屬的釋迦族是一個較為弱小的民族,受到鄰國強權的威脅,朝不保夕,時有被滅亡的危險。因而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和概念都在生與滅中變化著,沒有永恒的幸福,而種種痛苦卻是無休止的。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後,接踵而來的老、病、死的情景,聯想到自己也擺脫不了同樣的命運,從而產生了人生難脫苦難的煩惱。他為了在精神上獲得解脫之道,終於出家修行。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先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裏的修行者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著樹皮,或躺在泥土裏,或臥在荊棘上,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精神的解脫。悉達多不滿意這種做法,滯留一宿便離去了。

  悉達多的父親淨飯王聽到兒子出家的消息,十分悲傷,經派人勸說無效,便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鞽僑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5人伴隨他。

  悉達多帶著5個隨從渡過恒河,到了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頻婆娑羅會見了他,並請他應允,如果得道,請先來度我頻婆娑羅。爾後,悉達多尋訪隱棲在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數論派信奉者阿羅邏·迦羅摩和鬱羅迦·羅摩子,跟他們學習禪定。然而他們的教義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脫之道,便離開了他們。

  悉達多帶領五個隨從又來到尼連禪河邊的加閣山苦行林中,和那裏的苦行人一起實行極端刻苦的修行。悉達多為了尋求解脫,他靜坐思維,身不著衣,不避風雨,每日僅食一麥或一麻,堅持不懈達六年之久,身體已極度消瘦,但仍沒有找到真正解脫的方法。於是他悟到:當時印度的哲學思想中沒有真正能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的道理,自己隻是一味的苦行是徒勞無益的,於是他決定結束苦行。

  悉達多結束苦行後,先到尼連禪河中洗去了他身上6年的積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的牛奶,恢複了體力。隨從他的5個人見他這樣做,都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去繼續他們的苦行。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站在尼連河邊,手捧鐵製的缽多羅(簡稱缽,出家人乞食盛飯器),默念道:我將此缽投入河中,此缽如能浮出水麵並逆水漂行,我就必能在此地徹底覺悟,得到解脫。當悉達多將缽投入水中後,果然鐵缽浮出水麵,逆水漂行。

  悉達多太子獨自一人走到一棵枝葉繁茂的畢缽羅樹下?拾了一些草葉鋪了一個座位,他麵向東方,盤腿靜坐,當時發下誓願:“我若不能證到無上大覺,寧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

他靜思冥索,總結過去修行的經曆,重新調整思維方法,深究宇宙間一切現象的規律和人生解脫之道。

  佛經上說,魔王害怕悉達多太子真正覺悟,就派了三名魔女(這三個魔女是:愛欲、樂欲和貪欲)來殷勤獻媚,誘惑太子。但太子對魔女淫蕩的挑逗視而不見,毫不動心。

  魔王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就帶領眾魔鬼親自來到悉達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脅太子說: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就讓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樹下。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思考,對魔王的威脅就如同沒有聽見。魔王命眾鬼刀箭齊發,殺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卻不能挨近太子的身體。這時天空一聲巨響,護法天神來幫助太子,將魔鬼全部驅散。

  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農曆)的淩晨,悉達多太子戰勝了最後的煩惱,獲得了徹底的覺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

  悉達多太子成佛的年齡是35歲(也有說是30歲)。

  悉達多太子所覺悟到的真理,就是: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

  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就是我們平時簡稱的佛。佛教對佛的解釋有三種涵義:①正覺:就是對宇宙間一切事物無增無減地、如實地了解了,覺察了;②等覺或遍覺:就是不僅自己覺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別人也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就是自己覺悟和使別人覺悟的智慧和行動、功德都達到了最高和最圓滿的境地。

  悉達多達到了這種覺悟的境地,所以他成佛了。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就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因為悉達多是坐在畢缽羅樹下成佛的,畢缽羅樹從此就都叫做菩提樹了。菩提就是“覺”的意思。悉達多成佛的地方,稱為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和佛陀伽耶。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大悟成佛後,無比的喜悅,佛陀的這種得到徹底解脫的愉快,是不可能用幾句話形容得了的。佛陀從座位上站起來,他在附近的樹下踱步,反複品味著自己所覺悟到的真理,一連在樹下呆了3個7日(21天),因為這種獲得真理,得到解脫的快樂,使佛陀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他隻是感到他的思維在擴大,在升騰,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了。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後,並不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傳授給他人。因為佛陀想到,世上一切眾生都是在追求名利和爭取自己滿足欲望,我靜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願意接受,或許還要遭到世人的誹謗和譏嘲。隻要我解脫,永不煩惱,與世無爭就算了。

  但是,天神勸請佛陀慈悲為懷,救濟眾生,脫離苦海。

  釋迦牟尼成佛後,就以大慈悲的心情,博大精深的智慧,不畏艱苦的精神,開始了40年不間斷的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他最初說法,是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隨侍過他的5個寺者阿若僑陳如等人。佛陀在鹿野花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稱為“初轉法輪”。

  講說佛法為什麼叫做轉法輪呢?“輪”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轉輪王出世時,空中就出現此輪,預示他前途無敵,這裏用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在世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將破碎無餘,所以把說佛法叫做轉法輪。

  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時,以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講述如何修道才能解脫煩惱永離苦海的真理。他所講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麵: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是釋迦牟尼證悟以後所形成的自己獨特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觀念。

  四諦,也稱四聖諦。“諦”是實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諦即苦、集、滅、道。

  苦諦,是講世間存在的種種苦的現象,所謂“一切皆苦”。

  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或根據。

  滅諦,是講苦的斷滅,即斷滅一切產生苦的原因,達到佛教最後理想的無苦境界。

  道諦,是講要實現佛教的最高理想所應遵循的途徑和方法。

  要實現“道諦”,就必須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稱八聖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釋要實現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諦”,即必須遵循的八種途徑:①正見(正確的見解);②正思維(正確的思維);③正語(正確的語言);④正業(正確的行為);⑤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⑥正精進(正確的努力修練消滅一切煩惱,達到無憂寂靜);⑦正念(正確的思想,明記四諦等佛教真理);⑧正定(正確的修習禪定)。佛教認為,人們按此來觀察、思考、說話、行動和生活,就可以達到涅磐的境地。涅磐的意思是圓寂,圓是智慧福德圓滿,寂是滅除了一切惑業,永恒寂靜,達到了最安樂的解脫境界。

  教佛的經籍非常繁多,其實不超出四聖諦,而四聖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

  緣起也稱緣生,是“因緣生起”的略稱。是佛教全部宇宙觀和宗教實踐的基礎理論。所謂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也就是釋迦牟尼常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都存在著相互聯係,互為條件的因果關係。佛教的緣起說,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用以解釋人生痛苦的原因。

  緣起論,是佛教特有的教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第一個論點是無造物主。佛教既承認“諸法因緣生”,就否定有個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這是釋迦牟尼對當時的“種姓製度”進行批判的新思想。從中亞侵入印度的白膚色的雅利安人稱自己是高貴的種族,而把被他們征服的,深色皮膚的土著民族稱為低賤的種族。他們把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最高貴),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和首陀羅(奴隸)。他們造出一個“原人”(類似上帝),宣稱婆羅門從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從原人臂中生出,吠舍從腿中生出,首陀羅從腳中生出。釋迦牟尼反對有一個絕對第一因的血統論,他主張“四姓平等”。

  緣起論的第二個重要論點:無常。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現象都是相互依存,沒有永恒的實體的存在,所以任何現象都是無常,都表現為刹那生滅的。無常分為:①眾生無常。謂人生都是無常的,終歸要變化以至於消滅的;②世界無常。謂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無時無刻不在流動變遷中,最後歸於消滅;③諸念無常。謂人們的思維概念都是瞬息萬變的,所謂“念念生滅”。佛教無常學說,主要是為反對當時婆羅門教主張宇宙有個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恒常住的理論而提出的。

  緣起論的第三個重要論點:無我。佛教根據緣起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所以就不會有一個獨立的,實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即靈魂)存在。佛教認為房子是磚瓦木石的結合體,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色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在這樣的結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所以稱“無我”。

  婆羅門教主張宇宙間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靈魂)是梵的化身。佛教為反對婆羅門的這個理論而提出了“諸法無我”,也就是不承認有一個造物主。 緣起論的第四個重要論點:因果相續。佛教認為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滅無常的,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和無我的教義被稱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來鑒別佛法真偽的標準。法,指佛教教義,印,喻世俗的印璽,能印證真偽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違背法印的則非佛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佛教解釋“有漏皆苦”的意義:“漏”就是指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愛追求,在無我的法上一味追求“為我所有”,這就引起眾生的煩惱。煩惱的種類極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極多,一般地說有八苦。佛說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這就是佛教對苦的緣起解釋。

  佛教解釋“涅磐寂靜”的意義:涅磐是無漏,就是消滅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滅了生死憂悲的苦惱,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稱滅度。更明確地說:凡是屬於不清淨的汙染的緣盡滅了,沒有貪欲,愚癡轉變成清淨的智慧,這就是涅磐。涅磐的意義也是圓寂,圓,就是智慧福德都達到圓滿成就;寂,就是,達到了永恒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涅磐可以解釋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見到的一個人沒有了,死了的概念來解釋。其實釋迦牟尼30歲就已經證得涅磐而成佛了,不過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餘,所以稱為“有餘涅檠”。直到他80歲逝世,方是入“無餘涅磐”。

  涅磐是佛教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達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這三學為方法。這是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麵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和在家的皈依信仰佛教的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叫沙彌戒,是不滿20歲的出家人受的戒。滿20歲的出家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出家人稱比丘,女出家人稱比丘尼。釋迦牟尼剛開始傳教時,並沒形成約製僧團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製成。到釋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製定了250多條。

  三學中的“定”,是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誌,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紛弛的安和狀態。這是佛教徒必修課程。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能等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從而產生了智慧。再進一步集中精神思想、終於能夠引發一種無漏(無煩惱)的智慧,完全超脫苦、樂,連自己的存在都忘卻,達到舍念清淨的境界,即涅磐境界,這就是從“定”而後能引出的“慧。”慧就是智慧,就是通達了四聖諦的道理,斷除迷惑,證悟了真理,獲得了真正的解脫。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和全部修行法門。三學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獲得慧的手段。隻有獲得慧,才能達到最終解脫的涅磐境界。

  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後,第一次在鹿野苑,對侍從過他的5人:阿若僑陳如、摩訶男拘利、跋提、阿說示、十力迦葉所宣講的佛法,就是以上所講解的法印、四諦、八正道、緣起論等內容。這些隻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內容。

  僑陳如等5人聽到釋迦牟尼的教說,心悅誠服,便都皈依釋迦牟尼,成為最初出家的佛弟子,後人稱這5人為五比丘,這是世間有比丘的開始。比丘是指出家男人,梵語原義指乞食以自生活,義中還有怖魔、破惡、淨命等義。凡三比丘和合共處稱“僧伽”,義為眾,就是團體。所以俗稱比丘為僧人。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這是印度的俗語,義為親教師,與稱師傅相同。會講經說法的和尚被稱為“法師”。

  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因為從那時起,佛教就開始建立起來了。從那時起,佛教開始具備了組成宗教團體的三個要素:領袖、理論、參加人員。這三個要素佛教稱為三寶: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佛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為尊貴的意思。釋迦牟尼開悟得道成為佛陀,形成了自己獨特認識世界的觀念,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使僑陳如等5人皈依佛,成為出家弟子,於 是形成了僧伽,所以從此佛教開始具足了三寶,創建起佛教。

  釋迦牟尼教化僑陳如等5人為比丘之後,就暫住在鹿野苑,開始在附近傳教。不久,婆羅奈城商會會長俱梨迦的兒子耶舍,因厭倦奢侈豪華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請求釋迦牟尼幫他解脫苦惱。釋迦牟尼聽到耶舍的苦惱與自己為太子時相似,十分同情,收為弟子。耶舍成為佛陀的第六位比丘。

  耶舍的父親俱梨迦尋找兒子到佛陀處,佛陀向他宣講了四諦的佛理,富貴並不可靠,人生最寶貴的是覺悟。俱梨迦受佛啟示,也想出家,但商業上又無人管理。佛教導說: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於是收俱梨迦為第一個在家佛弟子,稱為優婆塞,義為清信士,俗稱居士,意方居家修道之士。

  俱梨迦皈依佛陀成為優婆塞(居士)之後,請佛陀到他家受供。釋迦牟尼帶領6名弟子到俱梨迦家中應供時,對耶舍母親宣講了佛法,耶舍的母親願意皈依佛陀作為在家的信女,佛化的家庭生活。於是佛陀收她為第一個優婆夷——女居士。 佛陀告訴說:在家修行的男女佛信徒(優婆塞和優婆夷),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就佛的其他弟子一樣,在修行中同樣可以證得涅檠。

  釋迦牟尼化度了耶舍成為比丘,耶舍的父母成為優婆塞、優婆夷之後,佛陀傳教的影響漸漸擴大。接著,耶舍的親朋約50人都受到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出家的弟子——比丘。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對50多位弟子說:現在世間有無數眾生在迷途上受著痛苦,很需要你們去解救。你們的責任,就像去消滅燃燒著的大火一樣,而佛法就像淨水一樣,你們願意去嗎?眾弟子都願為弘揚佛陀的教義而踴躍去各方行化布道。為了能普及佛法,增多教益,佛陀規定弟子不應兩人同走一路線。佛陀也自己單獨向伽耶山走去。

釋迦牟尼在走向伽耶山途中,經過一座樹林時他坐下來休息,這時他看見一個年輕的女人拿著一個很大的包裹從他麵前匆匆走過。不久,樹林中走出來30個精壯的男人。看這些人的舉止和所佩帶的.刀劍,都是些王公大臣和富豪的子弟。他們看見在樹下休息的佛陀,就詢問佛陀見到一個拿包袱的女子沒有。佛陀問為何找這女子,這些男人說女子是他們找來的妓女,這妓女哄騙了他們,把他們的衣物都偷走了。佛陀說:找東西重要還是找回你們自己重要?快找回你們自己的身心吧!佛陀的這一句話,使這些公子哥猛醒。佛陀又為他們講解四聖諦的苦集滅道,使他們都皈依了佛陀,成為比丘。

  釋迦牟尼離開樹林,來到他曾經修道的伽耶山尼連河邊。他的目的是化度在這裏修行的,拜火教的首領優樓頻羅迦葉。佛陀指出:不去覺悟人生的真諦,抱著追求某種欲望和私念去一味地拜火,是不能解除一切苦惱的,更達不到涅磐寂靜的崇高境界。使優樓頻羅迦葉真正見到了真理的火光,帶領拜火教500弟子皈依佛陀。後來優樓頻羅迦葉又說服了他的兩個也是拜火教的弟弟那迦葉和伽耶迦葉,各帶領自己的250名教徒皈依佛陀。這時,佛陀的弟子已有千餘人。釋迦牟尼的佛法,從此向更廣泛的地域傳播。

  釋迦牟尼曾答應摩竭陀國王頻婆娑羅,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為不失約,佛陀就帶領千名弟子去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

  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聽到悉達多太子修道成為佛陀,親領千名弟子光臨他的國土,並有言在前,太子證悟之後就來救度他,所以非常高興,帶領群臣和眷屬,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請佛陀向全國臣民說法,佛陀在王舍城係統地講解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三法印。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眾聽從佛法的感召,頓開愚癡,內心清涼。從此,摩竭陀全國奉行佛教,許多人皈依佛陀。

  為了報答佛陀的教化,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內建了一座花園式的別墅,起名“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說法。這就是佛教的第一座寺院的形成。

  在王舍城南麵,有一座雄偉的山峰聳入雲霄,這就是著名的靈鷺山。山上有許多天然石窟,十分幽靜。釋迦牟尼更喜歡居住在靈鷺山中的石窟裏,與弟子們在此修行說法。頻婆娑羅王也曾多次來到靈鷺山向佛陀請教。

  在當時的古印度,除了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之外,還有六個較為有影響的宗教派別,在佛經中將這六個教派稱為“六師外道”或“沙門六師”。這些教派之間壁壘分明,互不服氣。佛教在傳播中,時有與外道衝突之事。六師外道之一的詭辯派的兩位著名學者舍利弗和目犍連,就是十分傲氣,自認為世上無任何教派能勝過他們。有一天舍利弗偶然在路上聽到阿說示向他說了兩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後,立即體會了佛陀這根本教義的偉大真諦,於是立刻轉告他的知友目犍連,各率弟子共250人皈依佛陀。這證明了佛陀的教義與當時各教派的理論相比,是合理得多,是更有說服力的。

  離王舍城不遠的摩訶沙羅陀村裏,有一位大富豪名叫大迦葉(又名摩訶迦葉、迦葉尊者),他聰明博學,是婆羅門種姓中最受人尊敬的傑出人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說法,聲名威震,皈依者如雲。起初,大迦葉對佛陀是持懷疑態度的,他為探明究竟,每次都去聽佛陀說法。佛陀的德慧和佛法的感召漸漸地打動了大迦葉的心。有一天,大迦葉聽完佛陀講法後,在歸家的路上經過多子塔時,看見佛陀正靜坐在塔邊的大樹下。佛陀的肅靜和威嚴,使大迦葉肅然起敬,他終於拜倒在佛陀麵前,請求收他為佛弟子。佛陀對大迦葉說:我知道你會成為我的弟子的,你跟我來吧,未來佛法的流傳,很需要你啊!大迦葉重視苦行,少欲知足,因此有“頭陀(苦行)第一”的稱號。

  釋迦牟尼徹底覺悟成為佛陀以來,首先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收喬陳如等5人為弟子後,大約在4年的時間裏,相繼皈依佛陀成為比丘的,已形成2250人的龐大的教團組織。佛經中常見的“幹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就是指的這時僧團的規模。

  阿羅漢簡稱羅漢,是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達到阿羅漢果位有三個要求:①殺賊(以煩惱為賊);②無生(不受生死輪回);③應供(應受人天供奉)。所以羅漢的意思又為“應供”。

佛教傳說,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他們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磐,常住世間,受世人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在釋迦牟尼成佛後的第五年,拘薩羅國首都舍衛城的一位富商,名叫須達多(由於他樂意救濟貧窮孤獨的人,人稱“給孤獨”),他來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訪佛陀,請求賜教。佛陀對須達多講解道:救濟貧苦孤獨者是可貴的德行。但布施隻是祈求人天福報,那還是追求“我所有”的欲念,是不會久常的。施財是一種善行,法施(以佛法勸人行善)更是大善,還有無畏施,就是不顧自己安危去解救他人,才是偉大的德行。同時又進一步講解了宇宙間沒有什麼天神控製世界,一切善惡都是因緣而生,是自己的行為所致的道理。須達多聽完佛陀教誨,深受啟發,下決心要在舍衛城建造一座精舍,請佛陀到拘薩羅國去為眾生說法。

  須達多在舍衛城為佛陀選擇精舍的地方,最後,他認為隻有波斯匿國王的太子祗陀所擁有的一座花園,才是最適合建造精舍的聖地。於是須達多請求祗陀太子將自己的花園出賣給他,為佛陀建說法的精舍。太子對佛陀沒有認識,不願出賣心愛的花園,就難為須達多,讓他用黃金布滿園林來作價購買。如此昂貴的價錢也沒有嚇倒須達多,他果然用黃金鋪太子花園的土地。這使祗陀太子十分感動。於是太子與須達多共同將花園贈送給佛陀,並建造了規模比竹林精舍更大精舍,佛陀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又名祗園精舍)。當佛陀到達舍衛城時,受到全城人民的盛大歡迎。從此,祗園精舍與竹林精舍都成為佛陀經常居住說法的重要場所。

  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聽說自己的兒子修行成佛陀,在鄰國舍衛城祗園精舍說法,就派使者請佛陀回國一行,一是想念兒子,二是請佛陀為迦毗羅城的民眾說法。佛陀應父親的召喚回祖國省親。當他見到離別1O多年的父親時說,我給父親帶來的禮物隻有佛法,我就以佛法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佛陀在迦毗羅城說法,王親貴族和平民都來聆聽,受到佛法的啟迪,許多人皈依了佛門,佛教在佛陀的故鄉風行。

  釋迦牟尼到後宮去看望妻子耶輸陀羅和兒子羅侯羅。當佛陀走到花園時,耶輸陀羅讓兒子羅侯羅向自己的父親要繼承權。佛說:我沒有財產給你繼承,再說有再多的財富也有用盡的時候,我讓你繼承的隻有佛法,這是最偉大的最永久的事業啊!耶輸陀羅公主很願意兒子繼承佛陀的事業,於是佛陀收羅侯羅為佛弟子。這是僧團中有沙彌(不滿20歲的出家男子,當時羅侯羅隻有15歲)的開始,佛陀親自為羅侯羅製定了沙彌十戒。佛陀這次在家還化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姨母摩訶婆舍波提所生)難陀為佛弟子。

  佛陀這次回故鄉隻住了7天,便辭別父親返回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宣傳佛法。

  釋迦牟尼這次回故鄉雖然隻住了7天,但由於他宣講佛法,感召了許多王族的子弟。不久,許多子弟追蹤佛陀到了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求出家修行。其中著名的有4位堂兄弟阿難陀、提婆達多、阿那律和金毗羅。與這些王子一同趕到竹林精舍請求出家的人中,有一位是給王子們理發的賤民(種姓首陀羅),名叫優婆離。優婆離自覺血統卑下,很怕佛陀不收自己為弟子。佛陀不但收優婆離為弟子,並讓他出家受戒在諸位王子之先。這是為了表明佛法對任何種姓的人都是平等的,同時也抑製自以為血統高貴的諸王子的驕傲習氣。奴隸出身的比丘優婆離,由於他“奉持戒律,無所觸犯”,因此擁有“持律第一”的稱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釋迦牟尼的父親在93歲的高齡時逝世了。佛陀親自抬棺把父親火葬了。淨飯王逝世後,曾經撫育過佛陀的姨母摩訶波舍波提夫人,帶領500釋迦族中的婦女,要求佛陀給她們受具足戒,依照正法出家修行。按照當時各沙門的慣例,婦女隻允許在家學道,所以佛陀也不收女弟子。但摩訶波舍波提夫人自己把頭發剃去,披起袈裟,跪在精舍門外不起。佛陀提出,婦女參加僧團出家,除了遵守一般戒律外,又增加了八條更加嚴厲的戒規。摩訶波舍波提夫人都欣然接受了。於是波舍波提夫人成為第一個出家的女弟子——比丘尼。“尼”是梵語中的女聲。因 此漢語俗稱比丘尼為“尼姑”。不久,佛陀的妻子耶輸陀羅妃子也加入波舍波提夫人的比丘尼僧團出家了。

  由於佛陀的兒子羅侯羅出家,佛陀的姨母摩訶婆舍波提夫人率釋迦族500婦女出家,這時的佛教僧團就有了七眾弟子:①比丘(20歲以上出家男子);②比丘尼(20歲以上出家女子);③沙彌(20歲以下出家男子);④沙彌尼(18歲以下出家女子);⑤式叉摩那(這是為曾經結過婚的婦女設置戒條。因為有的婦女不知自己受孕,出家後生了孩子,招致俗人誹謗,所以結過婚的婦女要先接受為期兩年的式叉摩那戒,兩年後再受比丘尼戒)。以上為出家五眾。⑥在家男眾稱優婆塞(男居士);⑦在家女眾稱優婆夷(女居士)。合稱為七眾弟子。

  釋迦牟尼曾教誡最初的60位弟子說:“應為眾生利益遊行化教”。這就明確規定了佛教僧伽的生活方式是遊行乞食,化教四方眾生,是沒有固定居所的。但印度每年從6月中旬以後的3個月,降雨量很大,河川泛濫,僧尼遊行困難,佛教還認為雨季行走易傷草木小蟲,應定居一處,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期間稱為安居期。佛陀說法的“竹林精舍”和“祗園精舍”,就是為雨季安居和集會的需要,才建立的場所。久之,按照3個月集體生活的需要,開始製定出佛教原始的一些宗教儀式和僧團製度。雨季安居的住所逐漸成為永久居住的僧院(寺院),也 是為適應僧伽舉行宗教集會、禪定或討論佛法的需要而形成的。

  釋迦牟尼傳教的對象,包括當時社會的各種姓和各階層。有婆羅門、沙門(各道門的人員)、國王、大臣、商人、手工業者、漁民以至妓女、盜賊等。在傳教方式上,隨機施設,不拘一格。他用倡頌、散文、故事、譬喻、直敘、問答等各種形式,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宣講不同的內容。對僧眾談論出離生死,證得無上正覺,對俗人談論道德和行善。佛陀允許弟子可不用規範化的梵語,而用地區方言進行說教,這就使得他的思想學說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傳播。

  將“祗園精舍”贈給佛陀的富商須達多,他最小的一個兒子的妻子玉耶,是全國最美的美女,玉耶以自己的美貌驕氣十足、盛氣淩人、不孝父母、不睦家人。須達多請佛陀教導玉耶。佛陀帶著一個比玉耶還要美麗的美女,親自到須達多家中對玉耶說法。玉耶在佛陀麵前聽講時,親眼看到佛陀帶來的美女漸漸變老,又由老而變成一架白骨。玉耶覺悟出人的美貌是不會長久的,最終是要變為可怕的骷髏。玉耶從此覺悟,皈依佛陀,成為在家修行的優婆夷。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王舍城說法時,城中出現了一個名叫“鬼子母”的女人,這女人生了許多孩子,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卻喜歡偷吃別人家的孩子。王舍城時有孩子丟失,引起百姓極大恐慌。佛陀為解放無辜幼兒,就將鬼子母最小的,也是她最愛的兒子偷著抱到竹林精舍。鬼子母失去最心愛的小兒子,痛不欲生,來精舍求佛陀幫助。佛陀說:你愛自己的孩子,別人也愛自己的孩子。誰失去孩子都是與你一樣的傷心啊!這是因果報應。鬼子母聽到佛陀的教誨,認識到,自己的罪惡,說隻要能找回自己的愛子,她決心悔改。佛陀將孩子還給鬼子母,並為她規定了五戒: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吃不應吃的東西。從此,鬼子母做了天下孩子們的保護者。

  在舍衛城北郊的薩那村莊裏,住著一個力大無窮的漢子名叫央哥馬羅,他信奉一種邪教。但總是不能修練成功,他的老師告訴他,如果在一天之內殺100人,用被殺的人的小手指做成花環戴在頭上,就能受到神的保佑而得到永生。於是央哥馬羅從清早起就瘋狂地見人就殺,眼看日落卻隻殺了99人,這時他母尋他吃飯,他成道心切,欲殺自己的母親,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麵前,教導他說:你怎麼能信仰教人作惡的神呢?世上哪有殺人者會得到永生呢?央哥馬羅恍然大悟。但自覺殺人太多,欲一死贖罪。佛說:你一死反而不能贖罪,隻有放下屠刀,從此行善,即能贖罪,亦可成佛。央哥馬羅拜在佛陀腳下成為佛弟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出於這個故事。

  還有—個婦女,丈夫拋棄了她,她唯一的一個孩子又得病死了。這個婦女痛不欲生,抱著死去的孩子來到佛陀麵前,請求佛陀發大慈悲,無論如何要救活她的孩子,否則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說:要救活你的孩子,你必須去找到一戶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家庭,向這家人討來一粒芥菜籽,就能救活這孩子。這婦女走了無數的家庭,但沒有一個家庭是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最後這婦女明白了:人總是要死的,每個家庭都經曆了死去親人的痛苦。佛陀教導這個婦女說: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要想解脫生死的煩惱,唯皈依佛門,達到正覺涅磐境地。於是這位婦女皈依佛陀,成為比丘尼。

  釋迦牟尼佛在北方傳教時,聽說迦屍彌羅國有個十分優秀的青年,名叫毗舍先。他經常用穀物喂鳥,孝敬父母,經常為父母按摩捶腿。他的老師腿部受傷,他熱心去幫助治療。他的妻子也十分賢惠,把家庭生活安排得很好,還經常買回書籍讓丈夫學習。毗舍先非常勤勞,每天夜裏還起來為牲畜加添飼料,牲畜長得十分肥壯。佛陀十分賞識毗舍先持之以恒的善良行為,就吩咐大迦葉前往化度他。毗舍先非常虔誠地聽了大迦葉的種種教誨,明白了佛教的許多真諦,就皈依了佛陀,後來成為著名的在家弟子。

  釋迦牟尼在印度北方遊曆傳播佛法時,在一個村莊說法完畢坐在一棵樹下靜坐禪定。這時走來一個貧窮的少女,她受到佛法的感召,對佛陀十分崇敬,一心想供奉給佛陀一點禮品,但少女是一個給富家當傭人的,一點錢財都沒有。少女隻好去采集了一些鮮花,供獻到佛陀的麵前,但少女總感到禮品太輕,心裏羞愧。佛陀對少女說:布施多與少都是善舉,隻憑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是了,千萬不能輕視小的施舍,隻要是出自誠心誠意,所創造的福田是同樣的。少女領會佛的教誨,出家成為比丘尼,法號(出家後起的僧名)妙花。

這就是人們常講的:心誠則靈。

  有一位比丘,平時對別人的困難和痛苦漠不關心,從不給予幫助。當這位比丘年紀大了,病得全身生瘡,十分痛苦時,大家也是都不幫助他。佛陀得知老比丘得病後,親自帶領弟子阿難陀來看望老比丘。佛陀為老比丘擦洗全身,為他上藥,並安慰老比丘安心養病。

  佛陀針對老比丘這件事教導眾人說:老比丘過去不幫助別人,才有今天別人不幫助他的後果,老比丘是做錯了事。但你們不幫助病人也是不對的,這違背了佛門救苦救難的精神,今後一定要做到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古代印度所實行的種姓製度中,把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兒,從法律上給予一種名叫旃陀羅的賤姓,地位最低賤,隻能從事下賤的職業。在舍衛城,有個旃陀羅姓名叫尼提的挑糞者,當他在路上遇到釋迦牟尼時,趕快躲開。但釋迦牟尼卻主動去找尼提,讓尼提跟他出家修行。這在當時是很偉大的平等的民主的改革精神。因為當時從事宗教職務被視為最高貴者。這體現了佛陀的“不舍眾生”的宗旨。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就發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和“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主張。因此佛教受到當時被奴役的下層人民的歡迎。經常有農奴、傭人逃到佛陀處尋求保護。佛陀在舍衛城就曾教誨一個殘酷虐待傭人,名叫諾糾瑪拉的女主人。釋迦牟尼當時明確主張,主人一定要給傭人一定的自由權。他的這種主張,對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起到了緩和作用。

  釋迦牟尼在北方傳教時,聽到焦沙羅國的國王要屠殺大量的牲畜。於是他立即趕到焦沙羅國去見國王問他為什麼殺生。原來國王經常做惡夢,婆羅門教徒讓他殺大量的牛羊祭鬼神。佛陀對國王宣講佛法,告訴他要愛惜一切生命,發揚善良慈悲之心,心情自然平靜,不生邪念,魔鬼就沒有機會侵擾。人的欲望,太強、煩惱太多,惡夢才多。要解脫煩惱,就要修習佛法,使自己覺悟。

  焦沙羅國王接受了佛陀的教誨,皈依佛陀,成為佛教弟子。

   釋迦牟尼說法時經常教導人們要“生財有道”。就是要有正當的勞動,正當的經營手段取財,絕不能取用不義之財。

  釋迦牟尼在舍衛城說法時,在聽講中有一位婦女,向佛陀講述了她自身的悲慘遭遇:這位婦女的丈夫很愛她,他們有兩個兒子,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生活十分美滿。沒想到災難接連降臨這位婦女身上:房屋被燒毀,丈夫被毒蛇咬死,。一個兒子被大水衝走,另一個兒子又被老鷹抓走。這位婦女從最幸福的人一下變成了最不幸的人。她痛苦得不能自拔,請佛陀幫助她解除痛苦。佛陀就以這個婦女的遭遇,來說明四諦中人生皆苦的道理,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佛理,覺悟明理,才能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掌握指導自己的行為,才能脫離苦惱。這 位婦女得到佛陀的啟發,出家成為一名比丘尼。

  有一年,釋迦牟尼的家鄉一帶遭到了較大的旱災。釋迦族人要引遝提河水灌田,遝提河對岸的考利亞族人也要引遝提河水灌田,因這是一條界河,於是釋迦族與考利亞族人之間爭水,眼看就要發生流血的爭鬥。釋迦牟尼聞訊,立即趕到遝提河邊,向就要動武的兩族人說:是河水重要還是你們的生命、鮮血重要。就是爭到了水,沒有了性命還有什麼意義。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才是人類的大智慧。

  在佛陀的教誨下,兩個民族經協商互相利用河水,避免了一場流血的衝突。

  釋迦牟尼十分重視眾生的教育事業。佛陀要求僧團,每日不但要學習教義同時進行修持(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還要學習文化知識。因為沒有文化知識就不能很好學佛。古今中外,許多大的寺院裏,往往設有佛學院,以培養造就佛教事業的接班人才。佛學院課程的設置一般都有佛學課和文化課兩方麵。佛學課教授經、律、論及佛教史;文化課有語文、科學知識、時事政策。學習外文也是重要課程。還有重點研讀巴利文、梵文等,為譯經文的需要。佛陀還主張提高民眾的教育,告訴弟子們在傳教的同時,也要傳播文化知識。

  在釋迦牟尼建立的僧伽內部,並不是平靜的。釋迦族的皇親中,有7位王子隨釋迦牟尼出家。其中一位名叫提婆達多的王子,是釋迦牟尼的堂弟,他在王舍城培植個人小集團勢力,他以學習神通變化法和極端苦行修練為號召,掀起反釋迦牟尼風潮,目的是要求釋迦牟尼將領導僧團的權力交卸給他。提婆達多為爭奪領導權不惜多次采取暗殺手段來害佛陀。有一次,他躲在山上,當佛陀從山下走過時,他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塊大石頭推下來。按照當時的情況,佛陀是必定要被石頭砸到的。但卻出現了奇跡,石頭竟絲毫沒有傷著佛陀。

釋迦牟尼從35歲成佛以來,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宣傳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佛陀親自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的恒河流域,大致是北到迦毗羅衛,南到王舍城,東到瞻波,西到喬賞彌。但是,斯裏蘭卡和緬甸都有佛陀曾經到過並留下足印的傳說。

  釋迦牟尼經過幾年的苦行和幾十年風雨中奔走傳教,講經集會3萬餘次,化度眾生無數。佛陀到了80高齡的時候,衰老的身體實在支持不住了,他自知舍壽的時間快要到了。但佛陀還要抓住生命的最後時刻,為弘揚佛法盡力去做。佛陀從王舍城出發,向北方遊行,做他最後的教化活動。

  佛陀在離開王舍城的時候,對王舍城的弟子們提出要求是:今後要依靠自己,要依靠佛法,而不要再依靠我了。

  釋迦牟尼北行首先來到毗舍離,當地一個十分富裕而又十分美麗的妓女名叫庵摩羅,她雖然是妓女,但卻虔誠地信奉佛教。佛陀認為她雖為妓女,但能信仰正確的宗教,也是難能可貴的,就能戰勝邪惡,改正從善。當庵摩羅請佛陀到她家去受供養時,佛陀欣然允應了。接著,毗舍離城中的有錢有勢的鄉黨、富商們都來請佛陀,希望他不要到妓女家去。佛陀以事先應允,不去失禮而拒絕了鄉黨和富商們的邀請,當晚率領弟子在庵摩羅特為佛陀騰出來的花園中安歇。

  佛陀是以自己的行為,宣傳佛法是對眾生平等的。

  釋迦牟尼在毗舍離度過了雨季,又帶病行至拘屍那迦城外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那裏有一片娑羅樹林,佛陀與阿難陀走進樹林。他叫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上草和樹葉,又將僧伽梨(大衣)鋪在上麵,然後佛陀頭向北方、麵向西方、右肋而臥、頭枕右手。這是佛陀所選擇的僻靜的、荒野的地方,來作為他涅磐的處所。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躺著,將要進入涅磐了,這時來了一個外道(其他教派)僧人,名叫須跋陀羅,在外道教派中是位很有學識和道德的長者,他聽到佛陀在娑羅林中即將涅磐,特地趕來請教佛陀傳授正法,以求開悟。阿難陀堅決不讓在這個時候再有人去打擾佛陀。但佛陀不願舍棄任何眾生,他讓須跋陀羅來到床前,用最後氣力,向他講解了無常、無我、涅磐寂靜的三法印和八正道等佛法根本知識,使須跋陀羅迷津頓開,成了佛陀在世收的最後一位弟子。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即將涅檠的彌留之際,向弟子們所作的最後的叮囑是:不要以為你們失去了導師,應當以法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

  佛陀逝世後,遺體舉行火化。摩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將佛陀的舍利(火化後的佛的遺體)分成八份,在他們各自的本土上建塔安奉。這是有佛塔的開始。

  關於釋迦牟尼的涅磐日,有很多不同說法。我國一般認為是公元前486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東南亞各國(南傳佛教)則以公曆五月月圓日(相當於我國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佛的誕生、成道、涅磐都在這一天。

  釋迦牟尼在世所收的弟子,分在家與出家。在家弟子太多無法統計。分散在各地的出家弟子也沒有計算。隻就常跟隨釋迦牟尼身邊並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就有1255人。這其中有10人是被公認學有成就,各有專長。所謂十大比丘: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誨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婆離(持戒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

  以上這十大比丘,其中有幾個人的塑像,在寺廟中是多有供奉的。

  釋迦牟尼生前教示,在他逝世之後,僧團要以佛法為師。因此對佛陀的教法進行整理以流傳後世是十分必要的。於是,在佛陀涅磐後的90天(五月十五日),由跟隨過佛陀的五百比丘,公推大迦葉為上座(會議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石窟中集會。在會上由阿難陀誦出佛所說的經;由優婆離誦出佛所製的僧團戒律;由大迦葉誦出對教理解釋和研究的論著,將佛一言一語都記錄下來。形成經、律、論的佛教三藏,比丘們互相傳視,並得到與會者的認可,定為是佛所說。這就是第一次結集。

  三藏,“藏”,原語是盛放東西的竹篋。是容納收藏的意義。

  結集兩個字含有編輯的意義。古代翻譯家用結集二字是含有“會誦”的意思。

  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大型叢書,又名一切經,即是彙集佛教一切經典叢書的總稱。內容包括經、律、論三藏。大藏經的編纂,始於釋迦牟尼涅磐不久。通過幾次會議方式的“結集”,形成一致公認的經、律、論內容。其後又不斷增加了有關經、律、論的注釋和疏等“藏外典籍”,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係。

  第一部木版雕印的漢文大藏經的問世,是北宋開寶(968—975)年間。以後的元、明、清各朝代到中華民國,共出版過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經20種。日本和高麗國所排印的大藏經,均是依照漢文。

文章來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普濟禪寺


 

<上一篇      下一篇 >
地址:4438 Sheppard Ave. East, Suite 399 (東方廣場399室),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1S 5V9
Canada International Fengshui and Fortune Research Centre Inc. CopyRights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 Sense Marketing Inc & Arrow Web Technologies